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yshuwu.com

第三章 最美风情(5 / 7)

加入书签

阙特勤的陵墓及此碑皆为唐玄宗派遣的中国工匠建造。

这两种文字所存在的差异反映出当时游牧民族与中国唐朝的微妙关系,但唐玄宗既然能够亲笔撰写《阙特勤碑》,并派出使臣到漠北吊唁,同时协助突厥人建造石碑,已充分证明了唐朝对突厥民族采取的友好策略——因此,《阙特勤碑》一直被视为民族友好的历史见证。

《毗伽可汗碑》

《毗伽可汗碑》与《阙特勤碑》均位于和硕柴达木盆地、鄂尔浑河畔,故又并称《鄂尔浑碑》。《毗伽可汗碑》上也铭刻着突厥文和汉文,汉文由唐朝史官起居舍人李融书写,今已模糊不清,突厥文由毗伽可汗的外甥夜落纥特勤书写,保存较好,共有80行,主要记述了毗伽可汗生前的文治武功。

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

从轮番迭起的草原民族到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从忽必烈缔造的元帝国到沉浮离散的四大汗国,从明清统治之下到全民投票的独立运动,蒙古国走过了一条艰难又漫长的蜕变之路。若想了解那段浩荡的历史,最直接、最亲近的一种选择就是走进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

◎蒙古国的原始史

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位于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广场的西北角,原称革命博物馆,20世纪90年代初期更名为“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是蒙古成立最早、馆藏最丰富的一座集文化、科学和教育为一体的博物馆。

博物馆分为三层七个展区,第一层展品包括蒙古石器时代遗址和岩石雕刻,第二层收藏了大量民族服装,第三层集中展示了蒙古游牧文化的代表藏品。

藏于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的珍贵金银器

第一层主要是原始史部分,介绍了人类的起源及发展过程。这一层展品大多是蒙古境内属于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古物,包括一些打制或磨制的石器、骨针、玉器、陶器等石器时代原始人生活的遗迹,另一些蒙古原始时期的岩画、驯鹿及其他动物的石雕看起来非常有趣。在该层所有的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金色宝藏”中的黄金王冠。

“金色宝藏”由一支土耳其考古队伍于2001年在前杭爱省阙特勤纪念碑附近挖掘出土,总计2800件金银珠宝,包括金器、银器、铁器、铜器、宝石、纺织品等。黄金类展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即是那一顶饰有神鸟的黄金王冠,银器类展品中的重要发现则是一个装饰着1850片银花的百宝箱。

◎从古代蒙古到现代蒙古

第二层的展厅最大,主要陈列了古代蒙古的传统服饰、日常生活用品、蒙古的农业生产工具等。展厅里的服装、帽子、珠宝很有特点,那些少数民族的精美银制工艺品与喀尔喀蒙古人佩戴的头饰,展现出蒙古人的精湛技艺。更令人吃惊的是,有些传统服饰仅银饰品就重达20~25千克,穿戴起来简直可以跟盔甲媲美。

博物馆。在20世纪历史区,可以见到苏赫巴托尔使用过的一柄空心马鞭,他曾在里面藏有一封第八世哲布丹尊巴活佛于1920年向苏俄寻求援助的密信。

从蒙古国的原始时期,及至古代蒙古和现代蒙古,这些珍贵的碎片串起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观览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犹如在一条浓缩的历史之河里探询无数个古老的故事。

丰富的恐龙化石

蒙古国境内的戈壁与沙漠地带藏有丰富多彩的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其中一个著名地点是由美国探险家罗伊·查普曼·安德鲁发现的“燃烧悬崖”。20世纪20年代,他在那里挖掘出世界第一枚恐龙蛋化石,接着,他的团队又在蒙古国境内相继出土了100多具恐龙化石,如安氏原角龙、迅猛龙、鹦鹉嘴窃蛋龙、疾走龙等。2013年,乌兰巴托建成并开放了国内首座恐龙中央博物馆。

历史古迹博格达汗宫博物馆

博格达汗宫博物馆位于乌兰巴托南郊,始建于1893年,1924年被改建为博物馆。这座结合了汉蒙藏文化风格的建筑,曾是蒙古喇嘛教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活佛(即博格达汗)居住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它见证了中国晚清到民国及蒙古独立三个不同的政治变革过程,是蒙古最重要的历史古迹之一。

◎中蒙友谊的见证

博格达汗宫建于博格达山麓、图拉河之畔,地处一片临山近水、地势平坦的风水宝地之上。由于环境优美,再加上兴建之初附近没有其他建筑,遂被人们公认为是一处绝佳的避暑场所,因此又赋以“夏宫”之称。

博格达山是一个自然保护区,也是蒙古的国家公园。它与母体天山一样,先于3亿年前的造山运动中初露头角,等到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方才脱颖而出,现已被列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山脉之一。博格达山的主峰在天池南侧,三峰并立成“山”字形,远远望去就像屹立在茫茫雪海中三个擎天捧日的巨人。行至半山处便可鸟瞰乌兰巴托市全貌及蜿蜒的图拉河,当然,最先映入眼帘的还是那座气派非凡的博格达汗宫。

在天池南侧的博格达山主峰

在初期兴建的时候,博格达汗宫并没有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