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yshuwu.com

第2661章(1 / 2)

加入书签

汉城这些大明拥趸的劝说,并未让朱子安的心志有所动摇,反倒是让他更加明确地看清了如今的国际形势。

这些人大多是不通实务的文人,翻来覆去只会说大明才是正统,海汉只是南海蛮夷之类的车轱辘话。但说到要如何跟海汉抗争,这些人就拿不出半点可行的办法了,只会提议以圣贤书教化蛮夷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说了半天,甚至连掏腰包给大明买粮买兵器的意愿都没有,仿佛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让大明凭空变出雄兵百万,将所有外敌全部打败。

朱子安这一路上可是亲眼见识了海汉海军的庞大武装舰队,他深知即便耗尽大明的国库,也很难打造出同样规模的海上武装力量,这样的实力差距,哪是这些埋在故纸堆里的老学究能明白。

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些访客与朱子安会谈的时间都不是太长,很快就被打发离开。上午这半天时间,他就一口气接待了二十多人,无一例外全是这种只会夸夸其谈的理论家。

如果说一开始朱子安还有点感慨于大明在海外遗留下来的影响力,但多会面几人之后,他便已经意识到还在迷信大明正统的这些人几乎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不知道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人的思想状态,与那些生活在北京城里的人何其相似。他们不了解自己的对手,也不了解这个世界的现状。但偏偏就是这样的人,还在一直做着统治天下的美梦,不愿睁眼看一看这个真实的世界。

送走最后一名访客,朱子安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与其应付这些人,他更愿意把时间用在自己目前的正职工作上。这两天的贸易谈判让他感触颇多,除了整理会议记录之外,他也打算将自己在此期间的一些想法也写下来。

海汉是如何处理与藩属国的关系,如何在获利的同时,还能牢牢掌控住藩属国的命脉产业,这些都是值得学习总结的经验。朱子安虽然不知自己今后在海汉的发展方向,但将这些东西学到手,终归会有不小的好处。

石成武和常振国再次出现在会客室中。他们二人在隔壁全程观看了朱子安的表现,而符力只待了大约一小时就离开了,因为符力比他们更清楚,本地这些尊明派人士都是些什么货色。只要朱子安脑子没坏掉,应该就不会被这些人说动,确实也没有一直监听的必要。

石成武有考察朱子安的任务在身,当然不能像符力那么洒脱,而常振国则是需要收集写作素材,所以也只能全程跟进。

石成武对朱子安的表现首先给予了肯定,然后便询问他有什么感受。

朱子安应道:“今日来访之人,皆是抱残守旧,食古不化之徒,不足为患,大人不必担心他们作乱。”

石成武又道:“那你知道他们为何急于要来见你,想要劝说你接受他们的意见吗?你觉得他们这样做只是出于对大明的尊崇吗?”

朱子安稍稍沉默片刻才道:“卑职以为,其中有些人或是怀有私心,想要借此搏一个好出身。”

朱子安并非庸才,他当然也已经察觉到有些人居心不纯,鼓动他脱离海汉自立门户,目的其实是想搏一个从龙之功。

对这些人来说,他们过去没有攀龙附凤的机会,但这次可是有货真价实的大明皇室子弟出现,完全值得冒险一试。万一朱子安日后发迹,或许就能有机会在其身边担任幕僚,从而摆脱目前的处境。

只是朱子安最近几个月接触到的信息远非常人可以想象,眼界早已打开,任凭这些人巧舌如簧,也不可能说动朱子安接受他们的馊主意。何况这些人自以为是的才学水平,在朱子安看来简直不值一提,与他最近这段时间结识的石成武这批年轻官员一比,完全就是天上地下的差距了。

石成武倒是想不到朱子安会拿这些访客与自己作对比,他在意的只是朱子安是否能够看破这些人的把戏,以坚定的态度对外表明立场。以此作为衡量标准来看,朱子安今天的表现的确算是不错。

石成武转向常振国道:“常先生,接下来有关子安的报道,你打算如何着手?”

常振国应道:“在下以为,应对今日之事作详细报道,以正舆论。朝鲜国多有此等守旧之人,朱大人的态度,正好可以打破这些人抱有的幻想。等在下回到报社,立刻开始动笔,预计下一期半岛时报便会刊出相关报道。”

石成武听了之后不置可否,但心里却觉得这常振国的政治敏感度稍微低了一点。海汉为了将朱子安推到台前,已经投入了许多资源,目的的可不止是汉城这些妄图让大明复辟的民间人士而已。

不过这常振国算是符力手下的人,石成武倒也不好对其工作指手划脚。想来半岛时报的相关文章应该也会由符力审稿,届时自会发现其中不妥之处,石成武便也没有再多言。

但凡常振国能像他师父刘尚那般机灵,就应该意识到符力和石成武安排朱子安会见这些人的目的不简单。这件事的重点并不在于朱子安与这些人的会面过程,而是事后的舆论引导,让半岛时报的读者们都去讨论朱子安对天下大势,对海汉地位的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