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yshuwu.com

第2559章(1 / 2)

加入书签

海汉当年扶持扬州的徽籍盐商,一方面是为了扩展海汉盐进入大明地区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也是看中了盐商在民间的影响力。而盐商们出于实际利益的考量,与海汉合作既能获得物美价廉的食盐货源,又能得到海汉提供的武力庇护,还能打通南方的商路,他们自然也是乐见其成了。

这样的合作迄今已持续了十几年,双方都从中获得了不少好处,而且扬州这些盐商家族历年来也陆续输送了不少精英子弟进入海汉官府和军中任职,从而让双方的利益关联越发深厚。

但这并不表示海汉高层对盐商这个群体抱有无条件的信任,事实上盐商子弟投效海汉官方之后,升迁的速度往往都不太理想,想花钱走官鬻爵的路子也行不通。像戴成荣这样能够在军中升到上校团长这个级别的,目前也仅有他一人而已。

石迪文深知兵权的重要性,所以真正能在他手下掌握兵权的,无一不是早年就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忠诚部下。而类似戴成荣这样的人,即便有一定的能力,也还是会受限于出身背景,到了团长这个级别也就基本到头了。

不过石迪文也很清楚,即便如此,戴成荣的家族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响应官方提出的要求。毕竟戴家今后还会继续向官方输送子弟,并以此来保证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家族利益,而这其中的种种情况,对于执委会来说其实并不陌生,类似的情况在南方地区早就屡见不鲜了,东海大区对盐商家族的利用,放在执委会眼里也不算是什么大事。

当然最重要的是,石迪文并未刻意对三亚隐瞒江浙这边的情况,毫不担心执委会的态度。所以对于胜利堡派来杭州巡视的这些年轻人,他更多的是持观望而非提防的态度,也并不打算限制这些年轻人在杭州的行动。

石迪文道:“这些年轻人从小在三亚长大,对于国家现状的认识,大多还只停留在海南岛的范围内。这次来到杭州,对他们来说应该也是一种全新的经历。他们刚才所提的问题,可能在你们看来都是无谓的小事情,但对他们来说,就得从头学习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我所作的说明解释,也是希望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里的形势,至于能参悟多少,那就要看他们个人的资质造化了。”

石成武道:“父亲,那还需要继续派人盯着他们的行踪吗?”

石迪文微微颔首道:“我让你安排人盯着他们,掌握他们的行踪,并不是担心他们捅娄子,只是要保证他们在杭州,在我的地界上别出什么岔子,你明白吗?他们怎么来的杭州,走的时候也不能少了一根头发!”

石成武连忙躬身应道:“孩儿明白了!”

陶弘方等人踏入杭州地界的那一刻开始,其行踪就已经在石迪文的掌握之中了。他们住在什么地方,与什么人有过接触,事无巨细,都有详细的汇报。包括这几人今天各自去巡视的经过,也早在他们来石园之前就已经有人赶来向石迪文报告。陶弘方等人进入石园后被告知石迪文在处理公务,那时候石迪文其实就是在听取手下关于这几人行程的口头汇报。

也正是因为如此,石迪文对这几人会当面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预判,所以才能从容应对,回答他们的各种质疑。

但这并非石迪文安排监视措施的本意,他虽然在陶弘方等人面前表现得云淡风轻,但却十分重视这些年轻人在自己辖区内的人身安全。三亚方面并没有给这些年轻人配备警卫队,也不打算让他们公开身份,石迪文也只能遵从三亚的意愿,采取比较低调的方式来保证陶弘方等人的安全。

石迪文把这个任务交给大儿子石成武负责,也足见他对此的重视程度不一般。现在也不清楚陶弘方等人会在杭州待上多久,但相关的措施肯定不能这么快就停下,所以他特地告诫石成武,要认真应对此事。

王安国道:“那若是哈建义邀我继续一同巡视本地军务又该如何,请伯父指点。”

石迪文反问道:“怎么?回来没几天就待不住了?”

王安国笑道:“不敢,只是小侄有任务在身,即便去做别的事情,心里还是会记挂着正事。”

石迪文当然很明白王安国所说的“正事”是什么,沉声应道:“你父亲托付的事情,我当然会尽力完成,只是时间比较紧迫,处理起来没那么快……我估计最迟年底就能办妥,这段时间你就安心待在这边。你和成武,跟哈建义搞好关系有益无害,他再怎么说也是国防部的高级参谋,有很多信息是你们在海外接触不到的,懂我意思吗?”

王安国连忙点头应下。他此次跨洋回国,自然是有重任在身,而且必须得到石迪文的全力协助才有可能完成。虽说石王两家人关系密切,但王安国作为晚辈,也不好对石迪文催得太紧,只要石迪文表明态度,他也立刻见好就收了。

石迪文接着说道:“那要不这样吧,你明天问问哈建义,有没有兴趣去考察东海舰队和造船厂的情况。如果他想去,那你们就一同去,你也顺便去看看让你挂念的东西。”

王安国一喜,知道石迪文是照顾自己,所以才会在安排上作了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