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yshuwu.com

第1891章 贸易港(1 / 3)

加入书签

作为朝鲜出使海汉的第一人,李希从一开始代表朝鲜出访辽东金州,到后来随海汉军出征马拉尼,他所去到过的地方,见到过的景象,都远非其他朝鲜官员可比,对海汉国的状况也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而且今年力邀海汉出兵朝鲜抗击清军,以及提出派遣留学人员到海汉学习先进技术,李希也都在其中出力不少。要论与海汉高层的关系,更是无出其右,毕竟能够有条件经常拜访胜利堡的朝鲜人也就唯有他一个而已。

这次李溰南下赴海汉游学,还携有国王李倧对李希的一道特殊封赏。李希本就有王族血脉,只不过其族系离执政的李倧这一族还隔着老远,根本就摸不到王权的门槛。但因其这一年多在海汉所取得的外交成就拯救了朝鲜国的国祚,国王李倧也专门为他准备了嘉奖,以鼓励其继续在外交战线上为国效力。不过因为路途遥远没法为此特地将李希召回国内当面颁奖,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世子李溰来顺路完成了。

李溰每到一站,当地管委会都会通过电报将消息传回三亚,而李希作为朝鲜大使也会得到外交部的通知,所以大致能够掌握到李溰的行程。他提前便写了密信,遣人乘船带到香港等候,待李溰抵达之后送到其手上。

当然说是密信,其中倒也没什么敏感内容,主要是提前告知李溰,海汉迎接李溰一行人的大致安排,以及将会出席迎接活动的海汉高官名单,以免李溰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失礼。

李溰倒是觉得李希的这个做法非常贴心,心道此人能被父王委以重任,除了李氏血脉的关系之外,做事的能力也的确不差。难怪自己出发之前父王还特别叮嘱,到三亚之后遇事要多与李希商议,看样子应该是一个稳重可靠之人。

李溰仔细将李希的密信看了两遍,确认自己已经没有遗漏之后才收起来。相较于途中访问的这几处海汉殖民地,在三亚的欢迎仪式自然是有着更为浓重的政治色彩,而海汉为此所做的布置也繁杂一些,以示对朝鲜国的重视。出国前特地新制的礼服,到时候李溰大概也得穿起来了。

不过眼下倒是不用急于为相关的仪式做准备,这香港岛距离三亚胜利港还有一千多里地,李溰一时半会还去不到那里。按照游益汉安排的参观日程,他至少还将在香港逗留两到三天之后才会继续出发南下。

翌日,李溰在游益汉等海汉官员的陪同之下参观本地的港口。虽然昨天到港的时候便已经大致看过这里的环境,不过今天有本地最高长官陪同,李溰所能得到的信息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时至今日,香港已经是海汉诸多海外殖民地中贸易规模数一数二的港口,这样的成就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里得天独厚的特殊地理位置,但海汉利用各种经营手段变废为宝,将原本荒凉的海岛变成大明东南沿海最为繁华的贸易港之一,才是香港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

“香港的贸易枢纽作用,对两广地区也是有很多益处的。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最近几年在珠江流域活动的商船货船,已经比起香港开发之前增多了三倍左右。这就说明香港的出现带动了周边地区的贸易和航运发展,让更多的大明百姓受益于我国构筑的贸易体系。”

游益汉的介绍重点是香港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所起到的正面作用,按照他的观点,大明也是香港崛起的参与者和受益方,所以这里取得的建设成就也可以理解为两国的合作结晶。当然了,香港的开发要早于两国签署外交协议数年,真要钻字眼的话,游益汉这番话肯定存在着漏洞。

不过李溰对于香港的开发过程所知有限,也并不清楚两国就争夺珠江流域贸易大权的博弈采取过哪些手段,只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的确是如游益汉所宣称的这样,双方都能从这种贸易形式中获益,所以香港的贸易规模才会日益发展壮大。

如果李溰掌握的国际贸易相关知识更多一些,或许就能想到香港这种特殊地区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大明的认可。而香港之所以能在大明的眼皮子底下发展起来,主要还是因为海汉的武力实在太强大,让地方官府根本无法采用强硬手段去取缔这么一处实质就是走私的贸易港。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香港的猥琐发育阶段已经过去,在两国外交关系正常化之后,这里的贸易便由台下完全转移到了台上,不再像以前那样名不正言不顺了。游益汉现在要说香港的存在有益于大明百姓,倒也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看着港口繁忙的景象,李溰也不免觉得有些眼红心热,这一路从舟山到香港,看了几处海汉经营的贸易港,哪怕是生意相对比较清淡的澎湖马公港,其贸易规模也绝非朝鲜国内的港口能比。这样的贸易量能够带给海汉多大的收益,以李溰的经济和数学水平肯定是计算不出来,但他知道这必然是数目相当可观的一大笔钱,否则海汉也不会投入大量资源去扩张控制区,以同样的模式在海外修建这么多的贸易港。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敛财模式,朝鲜是否能够从中学习到有用的经验,甚至是对其进行效仿,今后也尝试在本国建设类似于此的贸易港,然后引导本国的产业也走上这条快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