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yshuwu.com

第26节(2 / 3)

加入书签

小麦,他们又换法子。反正就是种小麦的让交稻谷,种稻谷的让交小麦。要是两者都种植,那就改交大豆。

作为最底层的百姓,面对这种剥削,又是毫无还击能力。只能官府怎么要求,他们便如案板上的鱼肉,任其肆意宰割。

对府州这边,郭杨二人又以折现银钱缴付。这对于税务官来讲,又是他们最喜欢的征缴方式。自然,便对他们还给予了夸赞。

于是用“折变”这一招,这十几年来可谓是喂饱了郭杨在内的一干衙门人,以及县城内的许多商户。

这便也是安南山间土着们,宁可窝在森山老林里躲避官府,也坚决不下山的原因之一。

苛政猛于虎的情况下,山间的那点湿瘴对人身体的损害,和缺田少地等情况,于他们而言便不算是什么了。

直到去年,韩彻掌控县衙后,便立即向裕州唐刺史呈文书恳请,因安南百姓过于贫苦,赋税一律以实物缴付。

裕州辖下各县以安南县最为贫穷,历年来赋税也是征缴得最少。实物缴付本就是正常操作之一,唐刺史又得了韩彻两季稻的功劳,当下便应允了这事。

这便也是今年一些乡镇百姓敢提出以银钱缴付的原因,这两年韩彻对安南百姓做的事情,他们都看在了眼里,也响应了信任。

“既如此,这些乡镇便按市价去征缴。再用银钱与公廨田或职田佃户购置所产,填补交付府州。”这边,韩彻听完钱县丞汇报,便这般回复。

公廨田是朝廷分拨给各官府的公用官田,其分拨面积按等级皆有所不同。如安南县为下等县,能得田地七顷。

这里边所获得的收入,一般是充作衙门公用。

另韩彻这种地方官吏,还可分得与职位对应的职田。其中所获收入,是充作官员俸禄的补贴。

公廨田和职田原则上是每年堪造一次,要造白簿上报户部审核。另每三年,还需得造一次黄簿,也就是正式簿籍。

只不过安南这等穷乡僻壤,人烟稀少的毒瘴之地。莫说朝廷不重视,便是府州裕州也从未重视过。因此一直以来,莫说每年一次的白簿,便是正式黄簿,也已多年未造。

便使得当初郭杨二人和一干衙役侵占良田众多,还强制抑配百姓佃种。

韩彻接手后,立即便对租额进行下调。再分发耕牛和若干农具协助佃户劳作,似苎麻粮食等作物,今年公廨田和职田均栽种不少,完全能填补一些乡镇所缺。

公廨田和职田的佃户们省却往外售卖的麻烦,便能将地里产物换成市价银钱,便也十分高兴。

“去征缴赋税的衙役来报,言道其他一些乡村百姓听闻后,还懊悔自己当初也该缴付银钱才好。”钱县丞领命实施下去,待回来后心情很不错的回复道。

历来征缴税收最为繁冗,常有百姓因缴纳不出而拖欠至官府得派人强制去执行的。似今年这般轻松顺利,简直让他不敢想象。

“乡民种藕赚得的银钱更多,对他们而言,栽种其他作物便觉得不划算。”韩彻说道:“只要官府不故意剥削,他们难免便会舍弃其他作物的栽种。”

“大人说得在理。”钱县丞点头道:“这些时日,我听闻衙役们还言,乡民们明年还想种植更多的藕。”

韩彻点点头:“乡民们这般想,倒也不意外。”

“那大人,明年乡民们能否再多种些藕?”钱县丞忙问道。

去年年底,韩彻言道藕粉制作技术会被其他地方参破,今年便果真如此。虽钱县丞未曾离开安南县,可这段时间往来安南外地客流众多,这消息便是他们传出来的。

只是也正如韩彻又说的那样,纵使外地也有藕粉产出,但莲藕产量没能跟上。他们安南又有强大的知名度在,今年才得以这般火爆。

韩彻便说道:“我这些时日,又思考出两款新的农作物,预备明年带领农户们种植。”如陈三郎所猜测的一样,韩彻那日去到陈家商铺,确实是与来年安南百姓的种植有关。

莲藕明年倒也继续种得,只是单靠藕粉和蚝油,想要使得安南能长久吸引来这么多外地客流,怕是很难。

再者,对于安南百姓来讲,能得眼前这种日子,已足够让他们欢喜满足。可在韩彻看来,眼下安南百姓,不过是才刚进入温饱阶段。

为了尽快让安南百姓进入小富阶段,韩彻这次要带领大家种植的便是一款受大众喜爱,又能使得贵族阶级争相追捧,快速为安南百姓挣得一笔大银钱的农作物。

“甘蔗?”钱县丞讶异。

“没错。”韩彻点点头,又说道:“将这消息透露出去,让城中各商户知晓。再安排人召集城中商户,以竞拍方式,拍出蔗种购置订单。”

不多久,城中各商户便皆收到消息,被召集到县衙旁边,原来那位杨县丞的住宅大厅中。

韩彻一进来,这些商户们忙朝着韩彻躬身行礼。

“诸位想来已经都知晓,官府预备帮乡民采购一批甘蔗。”韩彻冲着这些人摆摆手,便直奔主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