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yshuwu.com

第133章(1 / 2)

加入书签

杨老伯身体还算硬朗的时候, 鸡蛋葱花面做得是相当好吃的。

汤清, 味却浓, 料少, 香却重。虽是鸡蛋、葱花这种寻常吃食和佐料, 杨老伯却能用它们做出不一般的面条来。

这其中的奥义, 在于面条。

杨老伯做面条用的, 是竹升面。

所谓竹升面, 又叫全蛋面。其特点是以鸭蛋蛋液代替生水, 和面全程不加一滴水。这样做出来的面条,不仅有浓郁的面香味, 还有独特的蛋黄香。

难怪能让杨乐乐吃一口就上头。

这也解释清楚了白桦的疑惑。

今儿一大早白桦就被公鸡打鸣声给喊醒,这才发现杨老伯家里原来养了一大笼的鸡鸭。

一户以耕织谋生的农户家里, 养这么多的鸡鸭作甚?鸭蛋用来和面, 鸡蛋用来配面, 两种牲畜的蛋都被杨老伯充分利用。原来都是为了孙子能够吃上好吃的面条跟上营养, 难怪杨老伯的家里养了这么多的鸡鸭。

除了用新鲜的鸭蛋和面之外, 竹升面的另一秘诀在于竹竿压面。

杨老伯每次揉好了全蛋面团,都要拿出做饭经常用的“老演员”也就是一根又粗又长的竹竿。竹升面爽口弹牙的秘诀就在于竹升面是以面团为支撑点,利用杠杆原理, 用竹竿将全蛋面团压得q弹紧实。

如何让面团受力均匀,每一面都面面俱到, 这就考验了做面师傅的压面功夫地不地道。一名好的竹升面师傅,能够将圆滚滚的全蛋面团凭借灵活的巧劲压成一张平坦的地毯, 便于后续将压好的全蛋面团拉成粗细均匀的金黄面条,乍一看上去还会以为这是一碗丰盛的蟹黄面。

煮面的火候也很有讲究,面条煮得过老,蛋香就全煮进汤里了,面条煮得过嫩,也无法发挥出鸭蛋的香味。唯有火候正正好好,才能让面条筋道有力的同时,又散发出浓郁的蛋香,这便是一碗竹升面最佳的效果。

做完这一切,杨老伯还要在碗里卧上一个糖心的荷包蛋,撒上一把香气扑鼻的青葱葱花,烫些应季的配菜放进去。

杨老伯这碗鸡蛋葱花面,除了用了工艺复杂的竹升面以外,还需要煮得恰到好处,咬开一口就爆浆的荷包蛋,以及刚从地里拔出来的,头一茬的最脆最嫩的葱花。

这些用心的厨艺和精致的料理同时运用在一碗面上,才让这碗听起来普普通通的鸡蛋葱花面吃起来不同凡响。

白桦听到杨乐乐形容这碗面以前的形容,虽然没有亲口尝过,但这么一碗寄托了杨老伯对儿孙满满的疼爱的面条,被杨乐乐吃到嘴里,也一定是这全天下最好吃的面条。

“可惜……”

杨乐乐深深地叹了口气,继续讲后面的故事。

白桦也被这两个字说得心头一颤,跟在可惜这两个字后面的,一般都是充满遗憾的话语,前世今生都少有例外。

果不其然,杨乐乐原本幸福的祖孙同堂画面,就像画框上出现了第一道裂纹一般,很快就分崩离析。杨乐乐只有抓住几片回忆的碎片,依照自己的回忆去拼凑那份记忆的原貌。

事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对劲的?

或许是第一碗过咸的面开始的吧。

那时还不懂事的杨乐乐用天真的语气,第一时间指出了爷爷做的面条的问题:“阿爷,今天的面条怎们那么咸?”

在杨乐乐的面前,杨老伯的身上一向都没有年长者的严苛,有的只是祖孙之间的随和。

听到孙子嫌弃这次面做咸了,杨老伯也没有生气,拿着筷子夹了一口面条,哄道:“哎呦,我的乖孙儿,不着急,爷爷尝尝看哈。”

杨老伯一尝,果然是咸了。

杨老伯把筷子一放,爽朗地笑道:“可能是爷爷这次盐加多了,乖孙儿不着急哦,爷爷再给你去煮一碗。这碗不好吃的,你给爷爷放在这,一会爷爷过来吃。”

杨乐乐本以为爷爷这次就只是一次意外而已,饭菜忘记放盐也不是什么大事,杨乐乐便没有放在心上。

但没想到这次意外没过多久,又一碗不对劲的鸡蛋葱花面出现了。

这次盐倒是没放多,而是根本没放盐。

爷爷把盐加成了糖。

杨乐乐一口就吃出来了不对劲,给爷爷说了以后,杨老伯也觉得不好吃,于是便按照老规矩,做砸了的自己留着吃,给乖孙儿乐乐再做一碗新面去。

毕竟这一碗面条又是加鸡蛋又是加鸭蛋的,成本可低不了。虽然杨老伯对孙儿大方,但毕竟是节俭了一辈子的老人家,浪费一点粮食都会心疼,饭做得难吃该吃也要吃下去。

杨乐乐这次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因为杨乐乐觉得盐和白糖都放在透明罐子里,颜色差不多,又都是白色晶体,一时分辨错了也是难免的事。

可爷爷这次回去重做,也没有端出一碗好吃的面出来。

这次端出来的面,本该带着蛋黄的金色的汤底,有着如同豪华的蟹黄捞面的一般的面条,现在却变成了一碗黑乎乎汤底,本该金黄透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