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yshuwu.com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第171节(1 / 4)

加入书签

见赵璨也赞同这个想法,平安又道,“我的想法是,让皇城司配合他的行动。”

“这是打算做什么?”赵璨敏锐的察觉到平安的这个提议里颇有深意,他沉吟片刻,道,“莫非你打算将皇城司并入御史台?”

“是有这个打算,但不是皇城司并入御史台,确切的说,是打算将皇城司和御史台合并,成立一个全新的监察部门。”这两者乍看上去差不多,但实际上却截然不同。

只是合并的话,就是简单的将皇城司的人塞进御史台,进行磨合。但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官职、职能、权利和责任、升迁等这些东西都必须要重新界定。

平安要的不是一个扩充过的御史台,而是一个合格的监察部门。

毕竟,如今的御史可是有“风闻奏事”之权的。也就是说,他听说了一则流言,也不需要管是真是假,就可以直接参一本。这种说话不负责任的规定,让许多御史的胆子变得很大,成了见人就咬的狗,最终带得整个官场的风气都坏了。

甚至有很多御史,初出茅庐的时候,或许是为了求名,或许是为了晋升,总之秉承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则,逮着朝中所有的重臣挨个参一遍。若是不成功,重臣们也不好跟他计较。若是侥幸成功,那就可一举成名,从此平步青云不在话下。

平安想要的监察部门绝不是这样的。

换到皇城司这边,也是一样。

原本只是打探点儿京中小道消息的皇城司,被平安一手调教成了情报部门。

但是这种东西,战时用处比较大,而且对外用得更多,对内的话,一旦泛滥,恐怕会引发人心惶惶,绝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平安一直希望能给皇城司套上束缚,让他们行事不能如此肆无忌惮。

不过随着他的离开,这种约束力逐渐下降。现在的皇城司也就是因为皇帝没有真正发挥出他们的能力来,否则的话,势必会在短期内膨胀。平安不能保证将来的皇帝个个都能做到这一点,毕竟某些掌控欲强的皇帝,绝不会舍得放着皇城司不用。

所以他索性先防患于未然,将皇城司和御史台彻底拆开,打破原有的这种规则,将一部分人清洗出去,设立新的部门,订立新的规则。

一个做事讲求证据,而又有律法约束,不会发展成人人惧怕的怪物的部门。

赵璨有些惊讶的道,“皇城司可是你自己的心血,我本以为你会舍不得呢。”况且他这种做法,就说明他自己对皇城司也不是很满意,但这可是他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岂不是在否定过去的自己?

平安摇头,“不过是适应不同时期的需求,况且这一次的拆并也会以皇城司的职能为主。不过这些都要看顾大人接下来是否能担得起这样的责任,再做决定。”

毕竟虽然御史台独立于六部和政事堂,直接对皇帝负责,但毕竟也是文官系统内部的一环,跟政事堂的诸位大人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动了它,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和反弹。

所以平安认为,先将贪墨灾粮灾银的案子了结,顺手将许悠和齐王收拾了,届时朝堂上肯定会感受到他的威慑力,从而驯服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再去做这件事,就保险得多。

不过计划倒是可以先定好。

事情商议已定,赵璨立刻召集顾文珩前来见驾。——他现在在翰林院,从那边过来倒是方便得很。

听到皇帝交给自己的新任务,顾文珩丝毫没有犹豫便接了下来。

他少年成名,很有才华,所以当初才会被先帝看重,打算留给新君。但是新君会不会用他,却是说不好的。毕竟身上带了先皇的印记,谁知道会不会因此被疏远呢?

尤其是这段时间待在翰林院,看似职位清贵、又是天子近臣,实际上顾文珩知道,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发挥的余地。

也许他可以在翰林院这么继续熬下去,十几二十年之后,或许有出头的机会。但那绝对不会是顾文珩要走的路。

好在他看到了平安,赵璨能用一个,自然可以用另一个。所以心里始终抱着一点期望。

现在听见赵璨将这件事交给自己,他便明白,这是给他的机会,也是对他的考校。若是能够做到甚至做好,接下来皇帝自然会用他。但若是不行,以后也不会再有机会了。

翌日赵璨便下令,晋升顾文珩的官职为巡察御史,代天巡狩,表面上是运送物资、安抚灾民,彰显皇室恩德。但实际上却要暗地里调查清楚所有官员的贪墨情况,彼此之间的联系,甚至追溯到操纵这件事的人。

当然,这件事不是顾文珩一个人去做,赵璨已经暗中下令皇城司的人配合,也将目前拿到的那一部分资料交给了他。

“顾卿只管去查,不必有任何顾虑。朕这里便是你的后盾!但是你也要记得,朕要的是确确实实的证据,不让他们有任何狡辩的余地,明白吗?”他对顾文珩道。

顾文珩沉着的点头,“臣明白了,必不负陛下皇恩!”

“去吧,朕在京城等着你。”赵璨松开手,十分满意的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