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yshuwu.com

第351节(1 / 2)

加入书签

旱魃!

这是一种传说中的怪物,能导致大旱,却从来没人见过。

这一刻,天际的雨势徒然增大,仿佛天上的神人和蛟龙要将携带的水汽全都倾泻下来!

齐仲斌踏着风雨冲来,反手握住背后的剑柄,心中已经有决死一战的信念。

“铮——”

“轰隆隆——”

天子剑出鞘的刹那,天地色变,雷光将一切照得白茫茫一片。

岭东大地上,好似有种种声音传来,其中有众民哭泣,有众民恳求,有众民抗舟的号子声,众民开渠的呼喝声,有众民灭蝗的呐喊声……

种种气数汇聚,此消彼长,竟然压得现身的旱魃动弹不得。

而这一刻,怒目而视的齐仲斌已经挥剑赶到。

恍惚间,持剑的不只是他这位大庸天师,还有楚航和简律,还有或生或死的岭东万民,还有大庸天子……

“妖孽,你为祸够久了——”

“噗——”

天子剑落下,削过旱魃脖颈,一颗头颅冲天而起,也随着身躯一起崩灭……

……

又是一年处暑,承天府,皇宫御书房内,早朝结束的大庸皇帝已经回到了这里。

今天大朝会,李谦在文武百官面前,宣读了岭东抗灾的最新奏文。

时任岭东振兴司马的楚航在文中表示,岭东各境已经结束旱情,雨水充沛,岭东各处蝗灾也已经结束,妖言惑众之徒也尽数收监,岭东各地的田地要么即将收获,要么已经补种……

有很多人家已经吃上了自己种的新粮,虽然收成不算太好,却足以扛到来年收粮。

这代表着岭东的灾情,已经彻底结束,朝会以皇帝下旨减免岭东百姓三年赋税后结束,也让此刻回到御书房的他真正能松一口气了。

“陛下,您休息一……”

章良喜端着茶水过来,话到半截却立刻止住了,明明才是上午,不过此刻的皇帝已经趴在御案上睡着了。

御书房的外室内也有一张桌案,这里坐着的是起居郎,属于大庸史官制度下的官员之一。

起居郎的桌案上不但摆着记述皇帝各种事务的书册,也应皇帝要求放着一些史书,甚至有当今未曾完善定论的文字。

有关岭东灾情的记述,太史令已经发文过来请皇帝过目,只是皇帝太累,暂时还放在这边书案上。

岭东大灾当然也有更详细的记述,或者来自民间,或者来自其余地方。

但在史书上,其实岭东大灾也就短短一段话:

承兴十七年,岭东道大水,帝遣钦差李谦统领大局,水止起疫,后发大旱又起蝗灾,帝命司马楚航留治,抗而消之,十八年秋,灾祸止……

大庸朝野上下运力,岭东大地之上万众一心,惊心动魄轰轰烈烈的治灾过程,也就这么一段话而已。

与之相对的,桌角的史书上,也有百来年前一场大灾:

均盛二十一年,江北饥荒赤地千里,百姓析骨而焚,人相食……

也是短短一段话,不知包含了多少苦难与泪水!

又成一炉

经由岭东一事,天庭和龙族的气氛虽然一度十分紧张,至少在末期共同施雨消灾,算是缓和了不少。

旱魃一除,除了岭东大地上的气候慢慢恢复正常,易书元心中也升起一种明悟:

处暑劫过了!

时间已经到了深秋,灾害的气息似乎已经远去,就连朝廷新任命的登州知州都已经赴任到达。

岭东道各州已经收获了灾后的粮食,不少地方还种上了季后作物。

岭东虽然遭受的大灾,但实话说民间很多财富犹在,也早已经同外界通商通渠,如今粮食问题得到很大改善,生产生活的秩序已经步入正轨。

登州城外,重新变得水流充沛的大通河畔,一艘艘大船停靠在这里。

这些船全都是从兆州港开来的,正是当初谭元裳亲自带来的船队,只不过当初带着药品抗完瘟疫之后,谭元裳是回去了,但因为大通河水位的问题,这些大船就一直留在了兆州港。

如今这些船要通过水路绕行的方式回承天府了,而招楚航进京的圣旨也在几天前到达,今日正好乘着这些大船回京,也在路途上舒服一回。

不过此刻的登州港可不只有商船和楚航,还有数不清的登州百姓和官差,更有不少临近县的百姓自发前来。

虽然只是短短一年时间,但岭东百姓经历了太多,跟随楚航的岭东汉子们也见证了太多。

楚航要登船,已经到了需要官差“护送”的地步,人人都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别。

“楚大人,您一定要回登州啊!”“楚大人别忘了登州的父老啊!”

“还有我们耘州!”“兆州也有人在这呢!”

“楚大人,这是自家鸡下的蛋,您带着……”

一个个父老乡亲纷纷来送别,当初李谦走的时候也有百姓送别,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