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yshuwu.com

第214节(1 / 3)

加入书签

高明程又把许多美怀孕的事情告诉了罗小华,罗小华知道后,倒也有些高兴,毕竟这是一件喜事,她当场表示要送十个鸡蛋给许多美吃。

“多美呢?身体怎么样?怎么不出来走走?”罗小华问道,语气里还是有一丝丝的不满。

她不喜欢许多美,成见很深,逮到机会,就会说上几句。

“我们一起过来的,但那会儿爸和明万在掏旱厕,味道实在太大,我就让她先去细奶奶那儿坐坐了。现在也没什么味道了,我去喊她过来。”高明程说完,就朝屋后的细奶奶家走去。

罗小华趁着这个机会,赶紧把手里的篮子放回家里,今天赶集,她买了不少肉,但这些肉,都是为明天预备的,得抹上薄薄的一层盐,然后再把点心饼干灌芯糖之类的放进橱柜里。

她刚把东西都放好,就看到高明程和许多美手牵着手进来了,罗小华想了想,还是拿出一根灌芯糖来。

罢了,给她未来的孙子孙女甜甜嘴吧!

于是许多美一进来,就得到一根灌芯糖,灌芯糖是他们这儿的特产,用麦芽糖做的,里面灌着炒香的花生碎和芝麻,吃起来又香又甜。

高明万的狗屎运

小王村,据说是王安石的一支后代,明朝时,从临川那边迁徙过来的,从此定居了下来,有族谱和宗祠为证。

但不管真假,小王村的学风极盛,在明清时,这里陆续出过举子和进士的,秀才也是屡见不鲜,当年这一地开设的私塾,都是王氏族人弄的,但凡想要进学的人,都会到王氏族人开的私塾去读书。

直到现在,小王村的学风依旧很盛,在这里,除非你家穷的吃不上饭,否则孩子都要送去学校读书的,那是能读到高中,就绝不会只送到初中的。

所谓砸锅卖铁供孩子读书,那可不是一句戏言。

但凡有人考上了好学校,全村都会送礼,助力学子学业有成。

高明万的相亲对象王秀秀就读到了初中,女孩子能够读到初中,这在附近的村子里,可是很少见的。

王秀秀的哥哥则是读了师范,毕业后就分配到镇里的小学当老师了。并且多年后,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最终成为县一中的老师。

这县一中,就是他们县最好的高中,每年都会有二三十个学生考上211和985的学校,并且大家都说,只要你进了县一中,再稍稍努力,一个本科就跑不掉了。

高明程不知道高明万撞了什么大运,这辈子相中王秀秀就算了,上辈子居然也和王秀秀在一起了。

这王家或许真有读书的基因在,高明万的两个孩子,都考上了211学校,一个学医,一个学物理,都是很有前途的专业。

而他们两个,也是这一辈兄弟姐妹中学历最高的。

上辈子,高明程的大儿子比较老实,混了个大专文凭,小儿子顽皮,初中都没有读完,就跟着狐朋狗友混社会去了。

想到这里,高明程突然有种心酸,很想给自己两巴掌。

早上八点,高明万就打扮一新,开着皮卡前去小王村接人,于九点时把人接回高家村。

在他们这边,如果相亲之后,双方印象不错,有意愿结婚,那么在结婚前,女方会上男方的家去,俗称看房子。

这个时候,男方就要好好的招待女方,只要女方满意了,就可以商量婚期和彩礼嫁妆的事情了。

黄大志和罗丽相亲时,仪式比这简单,这是因为罗丽家太穷,以及对男方实在没多少要求导致的。

但他们命好,遇到了黄大志,因此该走的流程,黄大志都会一手安排好。

这一天,高明程和许多美也来到爸妈家,帮着一起招待王家人。

王秀秀家的人口不多,来的人一共六个,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以及王秀秀和她的哥哥。

在别人家普遍生五六个孩子的年代里,小王村也有一个其他村没有的习俗,那就是最多只生三个孩子,普遍是两个。

高明程想,这可能跟小王村学风极盛有关,毕竟随便养孩子,和精心养孩子,这其中付出的心血和成本,真的不一样。

即使是现在放开生育了,但愿意生很多孩子的,也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富人,一种是穷人。

富人养得起,孩子多多益善,并且人家真有皇位继承,拼个儿子出来也是能够理解的。

至于穷人,他们的口头禅是——多生一个孩子,就是多一双筷子的事。

他们养孩子,也确实只管温饱,然后祈求这些孩子中会有人发达,然后就能够跟着过好日子了。

从古至今,只有中产不敢多生,因为养育孩子的成本太大,他们负担不起太多。

“秀秀啊,坐车累了没?快进屋里坐坐。”罗小华穿着之前高明程送的新衣服,笑容满面的招待着王家人。

热情的把他们迎到堂屋里坐下。

一张上了桐油的木桌被擦拭的亮堂堂的,桌上摆着各色点心糖果,罗小华又及时的给他们送上热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