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yshuwu.com

第96章 祸乱的根源(2 / 2)

加入书签

国内的经济改革,为后唐打下了较为坚固的经济基础,但是这样的情况在张承业死后,就彻底改变了。

孔谦这个人原本就是一个算账的小吏,今天来说叫做会计,当然这是政府部门的会计,含金量比较高,后来被李存勖发现,任命为魏博的税务财政总管,负责一地的财政税收。

后来因为能力还是有点的,再加上这个人善于钻营,所以很快再次得到提升,从地方到了中央。

李存勖在张承业之后换了好几个租庸使,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人不如张承业干的好,一方面这些人好几个都是被孔谦排挤下去的,原因很简单,他想做租庸使。

为了当上租庸使,孔谦和李存勖宠信的伶人景进关系很好,景进也就向李存勖举荐孔谦,再加上孔谦名气也比较好,“公认”的理财大师。

所以后来罢免了好几任的租庸使之后,终于轮到了孔谦,孔谦的确是厉害,一上台就开始大规模的,想尽办法搜刮百姓,他所坚持的税务思想,是在财富已定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多搜刮。而不是创造财富在社会财富增加的基础上增加税收,孔谦的做法急功近利,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他为了能够聚敛财富,还想了一个好主意,其实就是类似于后来宋朝的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发,王安石的青苗法讲的是在农民播种的时候,没种子的,可以给国家借,然后只需要负担个很低的利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击高利贷,防止农民破产。

王安石的青苗法自然是极好的,可是孔谦的方法虽然猛地一看和青苗法差不多,但是实际上差很多,说白了就是一次对于老百姓的残酷掠夺。

孔谦的做法是这样的,他在农民没粮食播种的时候就借给百姓粮食,但是约定到了秋天的时候要还本付息,付的利息的确是比平常的高利贷要低上那么一点,所以很多农民都是借,以为这是朝廷的福利。

可是他们没想到,这就是一个套,秋收了,你还上了还好,要是还不上,或者用其他东西还的,那么直接就家破人亡,举个例子,家里没粮食,那就用丝或者布之类的抵偿,要是公平交易,这问题也不大,但是以敛财为目的的孔谦会公平交易吗?很明显他不会,原本值一两银子的丝或者布,到了他这里还剩下半两银子,甚至更少。

就是靠着这种强抢豪夺,孔谦迅速的为李存勖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可是李存勖有一个贪财的媳妇,所以这些钱很大一部分进入了李存勖皇家的内库之后,就被刘氏弄走了,所以皇帝的内库只进不出,而国家的外库,则是入不敷出。百姓的财富日益缩水,破产的百姓急剧增加,李存勖后唐国内的矛盾正在加剧。

可是李存勖仿佛看不到一样,就算是有人弹劾孔谦,李存勖也是不理会,在他看来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给他弄来钱就是好猫,所以他对于孔谦的一些行为一直都是采取的包庇纵容的态度,事实上他已经离不开孔谦了,因为他知道应该没有人能够再向孔谦一样能够为他弄来这么多钱了。

可是李存勖不明白,他靠着孔谦弄来了大量的财富,但是他失去的却是后唐治下千千万万的人心,这个时候李存勖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是危急已经快要来临了!(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