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yshuwu.com

第一百四十五章 先进技术(2 / 2)

加入书签

他搞了几千俘虏。

虽说运回来的时候因为水土不服死了不少,但总体来说组织几个大型工厂那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加上“百沙”之地野人极多,他以“百沙之主”的名义,说要征发一些劳力来上工,也没什么难度,而且他让人来上工可不是“徭役”,给报酬的。

咸鱼、杂粮、豆麦、竹制品、豆制品、蜂蜜……不怕野人心大,只要敢要,李解就敢给。

皆大欢喜,皆大欢喜啊。

资源多、实力强、好说话……江阴邑在“百沙”之中,那是完全没有缺点,全是优点。

当年李县长还是李村长那会儿,就有不少“沙野”慕名来头,随着江阴邑的成立,加上李解这个厚脸皮从姑苏那里化缘不少财政拨款,奔着江阴邑大开发而举族来投的老朋友多不胜数。

除了王畿地区之外,江北东芦市周围的“淮夷”小部,为了生存,也是联络了雉邑的话事人雉叔长尾,总之就是一个意思,雉叔看在同乡的份上,拉哥们儿一把。

雉叔长尾其实现在还一脸懵逼呢,以往冬天的时候,多多少少都要死人,还不少。

可去年冬天到今年开春,死人也有,但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最重要的一点,没有饿肚子,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人们会用眼睛去观察,雉邑的生存为什么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原因只有一个:雉叔长尾运气好,当初最早挨了江阴子的毒打,这才不打不相识,让雉叔长尾抱上了江阴子的大腿。

金大腿啊!

“首李,江北二邑,当如何处置?”

因为战争的缘故,鹿邑和雉邑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加上原本就半自治性质,并不在吴国的编制中,所以任由两地自生自灭,对吴国来说,是很正常的操作。

只是随着李解的介入,鹿邑和雉邑的生产恢复相当快,两地分别大量种植了豆麦、苎麻等等作物。

白沙村的麻纺规模其实已经上来,远比丝绸业要发达得多,而且技术更先进,销量更大销路更广。

去年李解北上的时候,舟船运送到布匹中,白沙麻布就是重头戏。

和吴国不同,中原列国的城邑分布相当密集,人口又相对众多,普通市民阶层的消费水平是有的。

只是丝绸太贵,平常也不可能大量购买;麻布虽然便宜,但大多数麻布穿在身上很不舒服。

白沙麻布在战后一举成名,是因为逼阳子豹的推销,但进一步扩大名声和销路,就是本身产品质量优秀的缘故。

因为舟船发达,加上江阴大部分荒地其实只要做好疏浚清淤工作,就能改造成优质稻田,所以李解将很大一部分的原麻生产,放在了江北。

一是江北土地更广,二是能够笼络江北势力。

只是这样的操作,有利有弊,随着鹿邑、雉邑的生产恢复加快,吴国高层就有人盯上了这两地,想要让二邑从半自治,正式接入体制序列。

理由也很充分,谁叫鹿邑当时从贼来着?

所以商无忌有点着急,在他看来,鹿邑、雉邑,现在就是江阴子的地盘,怎么可以轻易地让出去,让人摘桃子呢?

不过李县长自己却是很淡定:“无忌啊,老子还怕姑苏没人盯着呢。有人想要吃下江北二邑,那真是再好不过,别人敢吃,我就敢闹啊。谁不知道我李某人是莽夫一个?谁要做鹿邑大夫,我就去姑苏砸他们家玻璃,大王还能不给我一点补偿?说不定直接在江边划一块地给我也说不定啊。”

见老板这么淡定,商无忌顿时就放心了,不过他还是一脸疑惑,很是郑重地问李解:“首李,不知玻璃为何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