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yshuwu.com

第189节(1 / 2)

加入书签

“最简单的,数字1,每一步都去加1,得出的是自然数的数列。”

“如果是分成两步,第一步是加1,再减1,得出的就是数字1和2的集合。”

“这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非常复杂,如果是取任何一个自然数,把加1、减1,变成乘3加3,再作判定,然后除2,也就3x+3问题,就很难判断是否是有穷尽的。”

“我要做的就是研究类似问题的判定以及分析方法。”

王浩说完了开场白,就开始了讲解,“针对这一类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进行列式的思考,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

“而列式和判定直接相关,我们要对两者进行关系分析,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分类集合的问题,我们来看这个……”

“……”

王浩就只是说了个开场白,再慢慢推进到内容中,已经让台下众人感觉到了高深。

他们跟着王浩的讲解,慢慢的进行深入的理解,一个个都非常集中精神。

这也让报告听一片安静,连一点其他声音都没有。

好多人都发现,他们只需要一个走神,可能接下来就再也听不懂了。

不仅如此。

当进入到更深入内容的时候,有些人就开始跟不上了。

王浩讲解一个代数集合变换的问题,两、三步跳转,就完成了一个列式,他讲解的速度并不快,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理解,但还是有好多人跟不上了。

他们认真跟着去思考,想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

这时候却发现,讲解的内容已经到了另一个地方,只能苦笑着记下结论,再试着去跟上讲解进度。

好在王浩讲解的非常清晰,《教学的馈赠》加成的理解效果也起了作用,好多学者还是能跟上的。

当讲解进行到两个小时的时候,难度又深入了一些,自然想跟上就更加困难了。

有些学者已经完全跟不上了,甚至不知道王浩在讲解什么内容。

他们也只能苦笑的继续坐着,生怕打扰了其他认真听的人。

后来跟不上的人更多了。

哪怕是跟不上讲解的速度,好多人依旧在认真的听,因为他们感觉这个报告,对于开拓思维非常有帮助。

其中好多的数学逻辑、想法都让他们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好多精巧的推导,也似乎对于自己的研究有帮助。

报告就在安静的气氛下度过了三个半小时。

王浩还是‘拖堂’了。

这主要是因为报告的内容太过于复杂,他希望更多的人跟上,自然讲解的时间就长了一些。

等全部完成讲解以后,王浩做了结束语,“以上就是我的报告,这也是完成角谷猜想证明的思考逻辑。”

他说完朝台下微微鞠躬,随后赶紧喝了口水做补充。

台下好多学者还没反应过来,似乎还在跟着进行思考,慢慢的掌声才响了起来。

掌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一号主厅的顶棚都似乎被震动了。

每个人都感觉很疲惫,但每个人都在鼓掌,因为他们是真心感觉,王浩所讲解的内容非常有意义。

之前还有人质疑传言所说,王浩所研究的数学方法,意义要超过角谷猜想的证明。

现在没有人质疑了。

每个人都很清楚,他们听到了一个全新的、系统性的数学思考方法,而且都感觉非常有价值,甚至有些人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很有意义。

台下有很多研究解析数论、复杂理论等方向的学者,感觉就更加明显了。

他们听了报告以后,都觉得有了新的灵感,想回去做一下总结,也许就能够找到完成研究的方法。

当掌声间歇的时候,好多人也讨论起来,“这个方法太有意义了,我刚才听懂了一半,但是,还是收获很大。”

“我也是,不愧是传言中菲尔兹级的成果呀!”

“怪不得王浩能够完成角谷猜想的证明,这个方法可比证明一个数字猜想重要多了。”

“但这还不是全部,真是可惜……”

好多人都关心起整个论文内容。

当到了提问时间的时候,少有人提问有关报告的内容,因为他们知道有些内容,即便再说一遍,也不一定能明白过来,而且针对每一个问题,都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明白的。

有个首都大学的教授就站起来问道,“王教授,你能不能说一下,这个论文什么时候发表?我想看到全部的内容。”

台下的人顿时都看过来。

王浩笑道,“我和科学院数学所的王立群院士确定了,论文都会发表数学所的期刊上。”

“具体刊登时间你们就找王立群院士问吧。”

一群人顿时看向了前排的王立群。

王立群是工程院的院士,负责数学所旗下两大期刊——《数学学报》和《acta-atheatica-sica》。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