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yshuwu.com

第二章 历史回望(4 / 5)

加入书签

的历史地标”,也是菲律宾仅剩的西班牙神学院。

和西班牙殖民者采取的暴力统治手法不同,美国殖民者宣扬民主,实行免税贸易,试图将菲律宾变成美国本土的原料供应厂。极少数菲律宾贵族及高级官员被美国起初的温情政策同化,但大多数民族主义者并不领情,积极宣传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主张,在布拉干、八打雁等省份与美国军队打游击战,反对以教皇为尊的“菲律宾独立教会”。暴动有增无减,迫使美国统治者撕去温情面纱,大批逮捕并处死反抗者,还对相关出版物、戏剧进行查禁和销毁。

美国统治者将基督教设为主要宗教,对非基督教人民实行歧视压迫政策。历史悠久、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的苏禄王国首当其冲。一方面,美国统治者通过废除奴隶制、试行非伊斯兰教课、推行新法律体系等手段对伊斯兰教民进行精神瓦解。另一方面,美国统治者又采用武装压制和扶持伊斯兰教领袖等措施,逐渐渗透到伊斯兰教统治阶层,最终和苏禄国王签订了和平条约。

1901年到1935年间,美国统治者对菲律宾展开“自治训练”。期间,菲律宾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为总督,下面设有各种部。和西班牙统治者采取的手段类似,总督和部长都由美国总统直接任命,均为美国人。为昭显统治的“民主特色”,美国殖民者将“菲律宾委员会”定位为立法机构,相当于美国的参议院。又通过民主选举成立“菲律宾会议”,相当于美国的众议院。不过,委员会成员必须由美国总统任命,总督对这两个组织持有绝对的否决权。

为从根本上镇压下菲律宾人民的反美情绪,美国对“菲律宾会议”和“菲律宾委员会”在可控制的情况下逐渐放权。这些举措包括允许两名菲律宾籍的委员参与美国国会、任命菲律宾人担任政府高级职务、不断增加委员会中的菲律宾代表等等。但是,立法机构的批准和否决权仍然掌握在总督手中,教育部长也始终由美国人担任。这表示美国从未真正放权于菲律宾,种种民主举措不过是同化菲律宾人民的温情手段。

无可否认,美国的殖民统治对菲律宾群岛有着积极影响:农业有了较大进步,制造业、现代工业技术及交通运输行业飞速发展,电话、汽车等现代化产品进入菲律宾人民的生活,穷人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多等等。同时,美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略。在美国的柔性和刚性压制下,菲律宾民族工业落后,经济上十分依赖美国,社会文化处处打上西方烙印,传统文化严重没落,很多风俗逐渐消失。

马尼拉西班牙堡垒遗址

自治与共和国

一直以来,菲律宾政治家们都通过各种和平手段表达着独立诉求。出于舆论影响,1916年8月,美国总统通过了琼斯法案(即菲律宾自治法),承诺一旦菲律宾人建立起稳定政府,就允许菲律宾独立。此后的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菲律宾几经沉浮,艰难跋涉在通往独立的道路上。

◎自治时期

琼斯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菲律宾人民在争取自由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但是,美国共和党多方阻挠,加上行政大权仍然掌握在总督手中,琼斯法案始终是纸上谈兵。

奎松总统与妻子的合影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进入大萧条时期。大发战争财的美国首当其冲,经济危机迅速席卷全国。一方面是无数失业者流离失所,另一方面是生活必需品严重过剩。为保护本国产业,防止价格低廉的菲律宾产品冲击国内市场,美国糖业、牛奶业等部门联合向国会提出让菲律宾独立的提议。迫于形势,1933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菲律宾独立法案》。但是,法案中对菲律宾贸易和移民的条款过于严苛,引起菲律宾国会的强烈不满,他们拒绝该法案的实施。

在联合党代表人奎松的多方斡旋下,美国国会在同年10月通过《泰丁斯一麦克杜菲法案》,作为《菲律宾独立法案》的修正案。修正案中指出,菲律宾独立之前,需要有10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可以成立自治政府。自治政府的相关法律可以由菲律宾国会制定,但必须经过美国总统批准。修正案推出后,美国政府表面放权、实则控制的态度惹恼了菲律宾人民。菲律宾各界人士强烈要求越过自治,完全独立,大型农民暴动“萨达克党人”起义就此爆发。这一次,美国殖民者没有再让步,他们采用暴力手段镇压了起义,迫使菲律宾人接受自治的现实。

奎松总统是美治时期菲律宾出名的领袖,深受人民的爱戴。

1935年9月7日,菲律宾举行了第一次国民选举,奎松当选为自治政府总统。同年11月15日,奎松举行了就职仪式,宣告菲律宾自治政府的正式成立。奎松上台后,大刀阔斧地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美国统治造成的弊端。政府体制上,他大胆改组,设立了许多新的机构和职位,成立独立司法部,将所有法院菲律宾化。同时,他给予妇女投票权,鼓励妇女参政,提高了女性地位。文化教育上,他将他加禄语定为菲律宾国语,培育传统道德和文化精神,减弱“放荡的夜总会、奢侈的汽车、爵士乐和实利主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