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yshuwu.com

第75章 恍然如梦(2 / 3)

加入书签

以后戒棋了。众人只当他幽默,哪里懂得他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再玩这种颓废的游戏了。

窗外飘洒着雪花,布置着冬季独有的景色。

哲源搓着手哈了一下,渐渐地已经感到了寒冷。他看了看身旁的炉火,才发觉早已熄灭。

哲源常常笑自己,自从跌入记忆的深渊就变得健忘起来,常常做着这件事情,却想着另一件事。自从进入冬季,炉火总是在他的熟视无睹下熄灭。一次次熄灭,他一次次点燃,后来,他也懒得再生火了,宁可冻着。父亲发现后,常常帮他生火,母亲常给他送来开水。这一时倒让他困惑,想着父母平时的教子方式他愤懑又矛盾。

哲源有个坏毛病,常常为自己忘盖暖瓶盖的事哭笑不得,喝过一次热水后,下次再喝就成冰水了。为了改掉健忘的习惯,当他做某件事时,就会默念着某件事,但还是收效甚微。他洗头时,嘴里念着洗发水,拿来的却是大宝;在院子里干点活儿,总是失神地往屋里跑。哲源一直自娱自乐,导演着生活的哑剧,有时微笑,有时忧,对文学的热爱,已经让他进入了如醉如痴的状态。

无意中,哲源在陈旧的相册里发现了初中时的毕业合影,审视良久。相片里一个女同学引起了他的注意,并让他陷入了沉思。他觉得实在是太像了,生平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相片里的女生俨然就是王若华。他的这个女同学叫王若红,几乎连名字都和王若华很相近。自从中学毕业,哲源一直没见过这个同学,听说早已嫁到了本村,只是从来没有遇见过。

后来,他把这事和堂弟张萌说了,堂弟张萌则幽默地说:“那去会会你这个老同学去呀!看看和你以前的她长得到底像不像?”

哲源疲惫地笑着,对这事显得无动于衷。他早已经明白,过去的终究已经过去,今天才是现实。

堂弟张萌一直都是他故事的聆听者,就像是他感情的宣泄口,生活中快乐的事,悲伤的事,他都会和堂弟说道,甚至连离家出走的想法都毫无保留。

堂弟虽然为他的过去惋惜,但是坚决反对他离家出走的念头。说他这是自私,不应该只顾自己,不去考虑父母的感受。

他则哀叹地跟堂弟说:“如果我早点学会自私就好了,也不至于当别人在享受生活的时候,我还在奋斗!”

哲源虽然已经产生了离家出走的念头,可并未付诸行动。直到有一次,无意中听到父母的谈话,他才决定到外面独立生活,寻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专心致志。

一天,哲源来到父母的住宅,听父母在卧室内谈论起二哥张清云家的事。开始他也没在意,可渐渐地竟牵扯到了他。

他听母亲跟父亲说:“你劝一下老二那,老二媳妇要做绝育手术,让他停两年再做。”

父亲说:“你管那么多事干嘛,做就做吧!”

母亲:“你看你说的啥话,让你多抱个孙子你还不愿意?”

父亲:“你能不能广播点儿正事,成天没事就闲念叨。”

母亲:“你看,老大和北市那个女的离了,连个孩子都没有。老三这一直也没订上亲,你让老二那停两年,再生一胎。”

“娘啊!你就这么看不起你儿子啊?

哲源猛然推开了父母的门,打断父母的谈话。又气呼呼地跟母亲说:“你真以为你儿子不娶媳妇了,你说这话伤不伤人呀,叫俺以后怎么孝顺你呀!”

哲源说完话,摔门而去。母亲忙追出来解释:“源啊,娘不是那个意思,你听娘把话说完。”哲源头也不回,气呼呼地走了,母亲的话让他的心凉透了。

只身一人在外生活不是件容易的事,哲源斟酌再三,还是决定到外面锻炼一下独立生活的重要性,在家闭门造车,毕竟是脱离现实的。他认为自己应该多接触一下社会和现实,又确认自己并非一时的冲动和意气用事。

对于他离家的事,父亲倒是不置可否,可是母亲却极力阻拦。当然,儿行千里母担忧,有哪个做母亲的舍得让自己的儿女飘泊在外,无依无靠。

古语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哲源也没打算到很远的地方生活。人离乡贱,物离乡贵,他选定了邯城,他的故都。

母亲依然阻拦,有些自责地说:“源,你别到外边过活了,娘那天的话里真没别的意思。”

哲源平静地告之母亲:“娘,看你说哪了,跟娘还记仇啊!”

母亲愣住了,从表情上就可以看出心里很难过,不愿意,也不舍得。他忙安慰母亲,微笑着说:“我又不上远地方去,就在咱们邯市,你什么时候想我了,我就回来看你。”

母亲:“以后在相亲上的事娘不逼了行不行,都按你说的来。你想干啥事,我跟你爹都不拦着你,都支持你。”

哲源去意已决,但是仍带着恳求的语气说:“你和俺爹还是放我出去吧!不放我出去,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

母亲:“在外边谁天天给你做着吃,外边尽是些什么人,娘不放心。”

哲源是张家儿女中最小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