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yshuwu.com

第19章 第十九章倒装壶的奇特之处(1 / 2)

加入书签

随后,林筱朝着傅彬点了点头,便走进了堂屋,而傅彬也跟随着曹振东在大院里四处溜达。

通过简单的了解,曹振东得知傅彬原来是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的,以选调生的身份来到了安口窑进行攻坚扶贫工作的推进。

正当曹振东打算和傅彬详细了解他们的‘耀州窑青釉剔花倒装壶’是否能够借此得到推广时,他突然发现傅彬对院子里摆放的半成品陶艺很感兴趣。

为此,曹振东试探性的询问道,“傅彬同志,你之前对陶艺有过了解?”

傅彬摇了摇头,同时解释道,“曹叔叔,以后您叫我小傅就好,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做工如此精艺的陶艺品,很精致,很漂亮。”

得知是这样的情况,曹振东便来了兴趣。

“傅彬同志,你现在所看到的这些陶艺品只是半成品而已,不如和我去成品室看看,那里会让你大开眼界的。”

听到竟然有机会能够看到陶艺成品,傅彬一脸开心的连连点头。

走进曹家唯一的储物室,傅彬瞬间就被眼前的陶艺成品震惊了。

原来相比于大院的半成品,这里的陶艺成品看起来更加的光滑细腻,线路清晰可见,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这时,曹振东也开始滔滔不绝的给傅彬讲解着关于‘耀州窑青釉剔花倒装壶’的历史和精妙之处。

“小傅,不瞒你说,这些陶艺成品从宋代开始一直流传到现在,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这一款成品,‘耀州窑青釉剔花倒装壶’。”

说话的同时,曹振东一脸兴奋的将傅彬带到倒装壶面前。

见到从别人嘴里一直听闻的‘耀州窑青釉剔花倒装壶’,傅彬还是有一些比较惊讶的。

圆形的壶身,提梁之处是昂首振翅的凤凰造型,壶顶和肩部加饰着联珠和锯齿纹样,壶体流线型很顺滑,使全器纹饰自然过渡,上面浅刻着生动逼真的子母狮形象,再往下便是数枝牡丹缠绕的图案,牡丹之下与仰莲相望。

看到这里,傅彬便认为倒装壶的图案到此为止了,可一旁的曹振东戴着轻薄的白色手套将倒装壶拿了起来。

这时,底部中心开有一个清晰可见的小孔,直通壶体外部,以保持内外气流相通,在孔的周围还印有五瓣形梅花状的图案,使得倒装壶上下形成了有机的统一。

观察完倒装壶的装饰之后,曹振东便开始向傅彬介绍倒装壶的作用及历史意义,“小傅啊,相比与这些外表的装饰,倒装壶内部的结构才是最为精巧奇特的,首先,这壶盖仅为象征性的,并不能开启,灌水的时候需要将壶身倒置,从底部的梅花孔那里将酒注入,当酒从母狮口向外流淌之时,说明已经装满,然后将壶放正,再从壶嘴处倒出来。”

“啊?曹叔叔,难道酒从梅花孔那里漏不出来么?”

“哈哈,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奇特之处,其实壶内单独设立了一个漏柱,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酒隔开,正是因此,当倒装壶放正之后才能保证滴酒不漏,这样的设计也为古人们的饮酒吟诗增添了许多乐趣。”

得知面前的倒装壶竟然这般奇特,傅彬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曹叔叔,难道宋代的古人们就如此聪明,竟能有这般匪夷所思的想法。”傅彬一边看,一边脱口而出。

“小傅啊,其实这个奇妙的想法在宋代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在宋代的时候对之前倒装壶的样子进行了优化,所以就出现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倒装壶。”

“那青釉剔花倒装壶相比于其他那些陶艺品,是不是会比较麻烦一些?”

若是其他人在面对傅彬喋喋不休的问题时,一定会不耐烦的糊弄着他,但曹振东却一直以此为傲,再加上他这么多年的潜心沉淀,因此,他继续耐心的解答着傅彬内心的疑惑。

“小傅,其实任何一个陶艺品都需要制陶人认真,仔细,耐心的完成拉柸,修柸,刻花,粘接到最后的烧制,冷却,保存这一过程,更别说是对每一项过程要求都如此严格的‘耀州窑青釉剔花倒装壶’了,想要完成这样一个精致的成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无法比拟,而在当今的市面上,能够做到这一程度的艺人少之又少,像‘耀州窑青釉剔花倒装壶’这样能够传承下来的历史文物更是屈指可数。”

说话的同时,曹振东的语气间带着一丝感伤和无奈。

为了安抚曹振东的失望,傅彬信心满满的说道,“曹叔叔,您放心吧,我和林筱这一次来找曹俊便是为了这件事情的,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您烧制的‘耀州窑青釉剔花倒装壶’一定可以被大家伙所认可的。”

“好好好。”听到傅彬所说的这番话,曹振东也是欣慰的点了点头,同时给傅彬打了一注镇定剂。

“小傅,曹俊就是性格比较高傲,比较敏感,但你放心,我一定会和他好好说明你的来意,让他对你不再有误解。”

“曹叔叔,我相信曹俊是一个明是非的人,也很感谢您的认同。”

就在两人相聊正欢的时候,林筱一脸纠结的从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