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yshuwu.com

第519节(1 / 3)

加入书签

有妇人躲在角落里,给把蓬草就能把身子给你。

闹市里叫卖的不是柴米油盐,而是野草树皮,千钱一斤。

肚子如鼓,四肢纤细之人,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都不够可怕,更可怕的是城外的粪坑里,每天都有遗弃的幼子。

那些孩子不停的哭号,呼喊父母,却无济于事。

有的孩子饿极了,就抓粪土为食。

然后到了第二天,他们都会没了动静,随后又会有新的幼子被遗弃在这里。

这些孩子都才一两岁,也就和张化吉、张平安一般年纪。

张顺实在看不下去,还亲自上粪坑里捞上来一个。

结果他这一捞不要急,饥民见他心善,顿时又先后塞给他大小不等孩童十多个。

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好容易到了延安城。

张顺身后早跟了三十四个孩童,身边几个女子亦抱了四五个婴儿。

赈灾之策

“哎呦,怎生月余不见,舜王您这不但妻妾成群,而且还子嗣满堂了?”前来迎接张顺的延安知府丁启睿一看到张顺这拖家带口的,不由开口调笑道。

张顺本就为人诙谐、宽宏大度。

公事之外,他常常喜欢和人开玩笑,大家相互调侃惯了。

只是这一番本就很寻常的话,在张顺听来却万分刺耳。

他不由冷笑道:“本王赤子虽多,却不足喜;丁知州子孙多夭,却不足悲!”

那丁启睿闻言顿时就愣住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此恶毒的语言竟然出自于素来宽仁的舜王之口。

“丁先生且莫恼,今日正巧舜王心情不好,无端迁怒于先生,冒犯之处,还请您见谅!”红娘子一看张顺这神情,连忙翻身下马替张顺致歉道。

“舜……舜王这是怎么了?”丁启睿虽然怒火中烧,好歹忍着不快道。

“唉!”红娘子叹了口气道,“你看到了没有,这些孩子都是舜王在路上捡的!”

“延安府连年大旱,易子而食,析骨而炊,舜王有点过于自责了!”

“因为丁先生也是延安父母官,不曾上报灾情,所以舜王恼怒之下,才恶言相向!”

“多谢夫人指点!”丁启睿闻言哪里不明白,这是张顺责怪自己没有尽到延安知州的责任。

张顺所谓“本王赤子虽多,却不足喜”,因为这些孩子都是收养饥民的孩子;“丁知州子孙多夭,却不足悲”,却是指责丁启睿作为延安父母官,坐视自己治下的百姓易子而食却无动于衷。

说实话,张顺的指责有道理没有?有!

丁启睿来到延安府以后,和延安总兵魏知友密切配合,两人勤勤恳恳、夙兴夜寐,一心要漂漂亮亮的完成张顺交付的任务,结果确实是忽略了延安府灾情的救助。

但是,丁启睿委屈不委屈?委屈!

由于天灾人祸,延安府及下辖诸县早已经物资殆尽,即便稍有剩余,也因为兵荒马乱,早被饥民哄抢一空。

如今除了义军运往榆林的粮饷以外,别无物资可用,哪里赈济的过来?

榆林镇对义军的作用不用说,直接干系到全陕的成败。

他连忙下令左右安排众人入住,而自个却匆匆忙忙前去拜见张顺。

等到丁启睿走进府衙的时候,张顺正拿着丁启睿一份没有写完的帖子在看。

“征兵救灾疏?”张顺粗略的翻看了几下,不由放下来对丁启睿拜道,“本王真是错怪了先生,还请先生恕罪!”

“不敢,不敢!”延安知州丁启睿见状吓了一跳,连忙把张顺扶了起来解释道。

“丁某作为延安父母官,确实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丁启睿哪敢顺着杆子爬上去,也连忙也认错道。

两人说开了去了,这才心无芥蒂。

张顺便问道:“我也看了你这疏牍,欲谏言征招灾民为兵?”

“对!”丁启睿闻言道,“宋太祖曾言,‘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如今延安汹汹,甚为凶险。”

“不若招饥民为兵,销恶于未萌,弥祸于未形!”

不是,你让我学谁不好,偏生让我学“铁血大宋”?

冗兵冗官冗费又积贫积弱,俗称“三冗两积”,这还用得着学?

丁启睿看张顺神情,明显看不上宋朝。

其实何止张顺,明朝人大多数都不太看得上宋朝,毕竟没有人喜欢弱鸡。

他不由谏言道:“舜王既然有意赈灾,奈何偌大个州府,只有我和魏将军两人,如何管得过来?”

“即使我等管得过来,岂有将粮草白白与人之理?”

丁启睿的说辞很简单,反正舜王你要放粮赈灾,白给也是给,顺带招几个人也是给。

与其如此,何不借机讨点好处?

更何况即便你想开仓放粮,也得有人手管理不是?

“嘿,你这办法还真不错!”张顺转念一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