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yshuwu.com

第632节(2 / 3)

加入书签

白色烟雾,终于将信将疑的登上了车厢。

透明玻璃,木质的座椅,火车车厢算不上华丽,但是足够舒适,而女王所想的则是对东南势力的恐惧。

如此多宝贵的钢铁,中原人竟然用来制作火车,她注意到铺设在地上的都是锃亮的钢材,这些钢材如果放在高棉,足以武装一支精锐军团!

太奢靡了!

在祖先的典籍中,曾经描述中原是铺满了黄金的黄金国度。

没想到根本不是黄金国度,中原是铺满了钢铁的钢铁国度!

这绵延的铁路,当真是无比形象的国力体现,高棉王女和使臣们都沉默了。

他们无法理解火车的复杂原理,但是能理解火车的造价。

而任何一个统治者,都能理解火车的价值。

能够自动移动的火车,可以运输多少货物,可以将城市连接在一起,高棉女王终于明白,为何中原能够建立如此庞大的国度了。

到了苏州府的时候,高棉女王已经放弃了计算车轨的长度,她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乖乖的前往南京,向东南朝贡接受册封。

本来诸人觉得自己不会被震撼到,但是他们还是低估了中原的震撼力度。

在车站的时候,他们看到成车的丝绸和棉布被送上火车,看到如此之多的货物,高棉女王向沈一贯询问道:

“沈大使,这些商品是要送到上海港口的吗?”

沈一贯点头说道:

“这些都是要送到上海港口出口的货物,每天这样的货物要用火车拉好几趟,还有很多货物直接在松江装船出海。”

众人看到在高棉被王公大臣们视作珍宝的丝绸,就被那个搬运工粗鲁的扔上火车,看到如同小山的一样的货物,一边往车上搬运一边又有新的棉布丝绸堆在站台上,仿佛这些棉布和丝绸永远都搬不完。

高棉的使臣们彻底麻了,也只有这样的财富,才能将钢铁铺设在地上吧?

事到如今,再也没有人置疑女王的决断,投靠东南,成为中原的朝贡国,这是最有利于高棉的选择了。

当别人只是强大一点,那还有努力追赶的可能性,但是中原帝国的强大,已经完全没有追赶的可能性了。

东南亚的人很清楚,面对强大的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臣服。

面对高棉这个主动臣服的国家,苏泽也拿出了诚意。

他带领内阁在南京城外迎接了高棉女王,用国宾的待遇招待了高棉的使者们。

盛大的仪式引来了南京城内市民的围观,虽然大家都不知道高棉这个国家到底在什么地方,但是不妨碍市民们感受这种万国来朝的氛围。

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亲自来中原接受册封,这意味着彻彻底底的臣服。

一些商人们翻开报纸,展开地图,寻找高棉的位置。

高棉女王并不知道,自己的态度成了最好的招商广告,一些东南商人们摩拳擦掌,准备前往高棉寻找商机。

苏泽用国礼迎接高棉女王,并且在制宪会议宫内接受了高棉女王的国书,大都督府则授予高棉女王黄金王印,苏泽并没有要求留下高棉的三件传承宝物,只是要求日后高棉王位更迭,新统治者都要来南京受印。

高棉女王一口答应下来,接下来就是确立朝贡关系,互相派遣使臣。

在东南欢歌笑语中,明廷的币制改革终于赢来了惨淡的结局。

以史为鉴

明廷的币制改革已经陷入到了困境中,李如柏的币制改革可以说是彻底失败了。

王世贞走在路上,作为距离京师最近的天津,自从大沽口的战役后,这里就成为明廷在京师最重要的屏障。

驻军、交易市场,这一切都带来了大量的人口,而这些人口给天津带来了繁荣,让天津成为整个北直隶仅次于京师的繁荣城市。

可以说京师发生的一切,都会影响到天津。

如今天津市面上,商人在进行大宗交易的时候,已经彻底放弃了明廷的银元,而是完全的使用东南的银元结算。

在李如柏刚刚开始推行明廷新币的时候,商人们曾经还对明廷的新政抱有一丝幻想,那时候发行的新币还能在市场上流通。

可是现在商人已经完全拒绝使用明廷新币交易了,在和普通百姓的零售交易中,明廷新币的物价也是一日三涨。

有时候早上需要一枚银元的商品,到了晚上就要两枚银元了。

而如今天津城中,除了在天津驻守的新军,是配发物资口粮之外,包括天津各级衙门和城防衙役,都是用明廷新银元来结算的。

除此之外明廷在大沽设立的工坊,也都是用新银元来发放工资。

这些人拿到工资之后,就会立刻将新元在市场上用掉,换成商品囤积起来。

这样的结果是,明廷发行的新元,刚刚发行出去就被用掉,市场上流通的新元就越来越多。

苏泽在《论财政》这本书上早就指出了一个公式,那就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