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yshuwu.com

第1491章 来得正好(1 / 2)

加入书签

自从司马军大军迫境以来,诸葛诞就密切地关注着局势的发展,派出大量的斥侯和探子潜入到了淮北,来侦察司马军的动向。

按照诸葛诞的分析,司马伦抵达汝南之后,很可能会渡过淮河,在平春与王昶会合,然后向东推进。如果是这样的话,诸葛诞就必须要加强弋阳、安丰、庐江等地的防守,不能让他们轻易地攻到寿春来。

但出乎意料的是,司马伦便没有在汝南渡过淮河,而是选择了从汝南沿着淮河东进,试图攻取下蔡,直接威胁寿春。

如果单看战略效果,这无疑是一条捷径,因为淮北的大部分地盘,都处于豫州境内,处于司马军的控制之下,他们可以毫无阻力地攻到下蔡,事半功倍。

但事实上,这条路径却是非常的凶险,由于司马伦没有和王昶进行会合,他所率的五万大军,力量就显得有些单薄了,而他靠近淮河行军,而淮南之地则全是诸葛诞的地盘,只要诸葛诞伺机跨河击之,司马伦的处境就危险了。

但凡有些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采用这些冒险的进攻方式,孤军深入,独立无援,这不是白白给敌人送人头吗?

诸葛诞闻讯之后,是哈哈大笑,道:“果不其然,司马伦就是一个紈绔,贪功冒进,自己作死,真乃天助我也!”

诸葛靓还是持谨慎的态度,对诸葛诞道:“父亲,就算司马伦年幼无知,不通军事,但如此大的破绽,王昶和傅嘏不可能不察,小心这是他们联下设下的圈套。”

诸葛诞显然已经得到了各方面的情报,大笑道:“我儿多虑了,王昶尚在平春,与司马伦相隔甚远,而整个豫州,都再无司马军的援兵,司马伦一介小儿,不通军事,只是一昧贪功,想必也是不听王昶傅嘏的规劝,如此破敌良机,岂可错过。”

当即诸葛诞下令,派吴纲领兵一万前往弋阳拒敌,将王昶挡在弋阳使其无法东进,而后调集了八万兵马,淮备在安风津渡过淮河,对司马军发起进攻。

诸葛诞起兵之后,军队的数量就不再受编制的控制了,他在淮南各地临时地强行征募了数万军队,将麾下的军队扩充到了十二三万人。

不过诸葛诞也不敢过于盲目地扩军,毕竟新军数量的增加,就意味着军队战斗力的减弱,通常的情况下,军队最高上限是补充三分之一的新兵,如果超过这个数量的话,军队的作战能力就会显著下降,大战在即,诸葛诞也不想因为扩军而影响了军队的战力,所以他招募的军队,最多也只占到原有军队的三分之一。

此次调集八万人出战,也几乎是抽空了淮南的军力,不过对于志在必得的诸葛诞来说,冒一点风险也是值得的,毕竟这一战如果能全歼司马伦的军队,必将一举扭转整个淮南的局势。

自从起兵以来,诸葛诞就一直处于防备的守势之中,尽管他拥兵十余万还有吴国五万大军的援助,但相对于势力庞大的司马氏来说,诸葛诞还是处于弱势的一方,所以诸葛诞起兵之后,并不敢采用攻势,主动地进攻豫州徐州等地,而是摆在自己的姿态,尽可能地采用守势,以逸待劳。

但守势并不意味着诸葛诞就一昧地龟缩在寿春城内,不管形势如何变化,铁了心地做一只万年不动的王八,诸葛诞也善于审时度势,发现机会的时候,他也会毫不犹豫地主动出击。

而现在司马伦孤军深入,正是诸葛诞出击的最好机会,诸葛诞当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能一举全歼司马伦,淮南的局势也将豁然开朗,诸葛诞甚至将会有能力进军豫州,入主中原,到那时,将会是一个全新的格局了。

这机会也来得太突然了,如果换了别的将领,肯定不会出如此大的秕漏的,但司马伦毕竟年轻啊,年轻人心高气傲,不甘束缚,自认为天下无敌,所以做出这样的举动来,一点也不意外。

看来老天都在帮他诸葛诞呀,司马师大概是昏了头吧,才会派司马伦前来,这种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自以为生长在权倾天下的司马家,就视天下英难于无物,这也太目中无人了,此番诸葛诞必定给给他一番教训,要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如果司马伦最终落到了他的手中,诸葛诞也不一定会杀他,只需将他羞辱一番,这等庸才,就算放他回去,也不会影响大局,如果司马师还继续对他加以重用的话,他还很可能再上一波人头的。

一想到此,诸葛诞是心情愉悦,对付司马伦这种雏儿,诸葛诞都无需尽什么全力,伸出一只手来,也足够掐死他了。

诸葛诞让诸葛靓留守寿春城,任用蒋班焦彝为前部,从安风津江过淮河,进入到了淮北,并在颖上一带设伏,准备伏击司马伦。

司马伦大军的推进速度很快,诸葛诞的大军刚刚渡过了淮河,就得到了消息,司马伦的军队已经迫近,距离颖上只有三十余里的距离了。

“来得正好!”诸葛诞哈哈大笑,他下令蒋班焦彝各率两万兵马,从左右两翼向司马军迂回攻击,而他则是亲率四万大军,从正面迎击司马军,这一战淮南军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诸葛诞是信心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