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yshuwu.com

第105节(2 / 4)

加入书签

出这种问题,就说明她心里还是在意的。

怎么能不在意呢?这个世界的根基,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教之道,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作为孩子,天然就会对父母产生期许,哪怕明知道自己没有错,还是会忍不住自我质疑。

所以关于段崇文的后续,他都没有让甄凉知道。

大牢之中的段崇文听说儿子投了敌,知道这是诛九族的大罪,全家人都再无幸理,便自尽了。而这样的罪人,自然是没人收殓的,尸体最后据说是被一名仵作领走了。

此人是个疯子,作为仵作的经验倒是十分老道,却酷爱解剖尸体,说是要探寻人体之密,就连他的同事们也敬而远之,邻里坊间更是有不少真真假假的传闻。

不过桓羿觉得,若那仵作真的能有所得,也算是段崇文积了阴德。

这些事甄凉没有在意,因为她现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西北那边。一场大胜之后,镇西将军趁胜追击,领兵深入草原数百里,直杀得那些草原残部溃不成军,再也无法对大魏造成威胁,这才鸣金收兵。

一场战事下来,至少数年之内,草原人应该又会安分下来,不会轻易南下。如此,边境的百姓便又可以休养生息一番。

这样的大功,朝廷自然是要嘉奖的。

现下,宫中的事情已经渐渐瞒不住外面,满朝上下都知道,如今是皇帝荒唐,是皇后借助何荣之手,代行皇权。便是桓衍这个名正言顺的君主,朝中还有许多人不服,何况是皇后?

再说,皇后秉政,就意味着作为外戚、原本就已经十分煊赫的曹家还要更进一步,又不知碍了多少人的眼。

在这种情况下,汉王的行情自是一路水涨船高。就算他在朝中做了许多小动作,大部分官员也选择了默许。在博弈结束,分出个胜负来之前,他们不会轻易站队,只需明哲保身即可。

这么一来,倒是显得汉王一呼百应,声势浩大了。

在他和他手下的人的推动之下,朝廷一致通过,召镇西将军穆平海入京,接受封赏。

表面上,自然是为了辖制住穆平海。现在西北算是平定了,继续让他留在那里,可能会尾大不掉。毕竟军权无论任何时候都是十分敏感的,穆家又在西北经营多年,唯有及时收回这份权力,才能让人放心。

但暗地里,汉王有自己的打算。

在朝廷的使者出发之前,他就已经秘密遣人带着自己的书信前往西北,面见穆平海。

穆平海看完汉王亲笔所写的书信,忍不住冷笑着问使者,“王爷这是在威胁末将?”

这封信里,汉王说他已经知道穆家窝藏了一个段家的女儿,这个消息一旦曝光,只怕穆家的封赏领不到,还要被株连。

——九族之中,本来就包括妻族,虽然穆平海的妹妹已经是段崇文的前妻,而且早就已经去世,但既然有段素馨在,两家的关系就撕扯不开。更不用说他们还一直将段素馨留在家里,看起来是要保全这个女孩。

汉王直接将此事点破,的确是威胁的意思,但使者自然不能这么说,他好言相劝,说汉王若是想要揭发此事,根本不用派自己前来,他是一片好心,给穆将军提个醒,万不可被误解了。

穆平海神色淡淡,“却不知末将该如何回报汉王这‘一片好意’?”

“穆将军是聪明人。”使者见他这么上道,脸上的表情越发满意,“如今朝中乱象纷纷,王爷身为□□遗脉,早就有心重整乾坤。若是将军能助一臂之力,事成之后,王爷自然不会亏待你。”

至于这其中的好处,更是被使者吹得天花乱坠。在他的形容之中,汉王简直是当世第一个贤明之主,只有投了他,穆将军的一腔报国之勇才有用武之地,不会被忌惮,不会落到鸟尽弓藏的下场。

穆平海若不是早就知道朝中“鸟尽弓藏”的局面都是汉王暗地里一手推动的,说不得就要信了。

不过,说是好言相劝,但实际上还是威胁。段素馨的存在,就是一个丢不开的把柄。穆家既然之前没有跟她断绝关系,而是选择保她,现在自然就不能轻易脱身了。

所以最后,穆将军自然是不得不屈服,选择投向汉王这一边。

至此,汉王的布局就完成了。

在京中朝中,他借助姻亲和桓安留下的势力,掌控了不小的话语权,保证能够在关键时刻,让其中一些人保持沉默。

不过,也就是这样了,权倾朝野是一回事,但改天换日,又是另一回事了。

这就是他需要穆平海的原因。“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自古以来,唯有手握军权,才能扫平上位的所有阻碍。只需穆将军秘密带上数千兵马回京,立刻就能从内到外掌控京城的局势,甚至直接逼宫!

于是,在明里暗里,朝廷汉王的两方催促之下,穆平海匆匆交接了一番军中的事宜,将儿子留下镇守西北,便匆匆启程回京。

至于汉王要的人马,被他打散成小股,令他们各自选择路线,潜入京城附近。因为有穆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